纳木措---西藏自治区中部

2023-03-06

    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61km²。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是古象雄佛法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形成演变

纳木所在的青藏高原,是起自于约7000万年前开始的造山运动欧亚大陆板块印度板块相挤压而隆起的产物。根据地质学的勘测资料和科学考察,纳木地区属拉萨地体,以至少10亿年前的前寒武纪陆壳构成基底,经过漫长岁月,约在晚侏罗纪增生到部分羌塘地体上面纳木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其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经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8~10道,最高道距2012的湖面约80余米。


流域特征

区位

纳木地处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属于中国五大湖区的“青藏高原湖区”。

纳木北纬30°30′至30°35′和东经90°16′至91°03′之间。位于藏北高原的东南部,西藏自治区的中部,拉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和其以北的当雄县那曲市东南边界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240公里。约有60%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40%的湖面在拉萨市的当雄县内。纳木向南距拉萨市区约100千米。纳木湖南边和东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纳木南面有终年积雪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像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水体

纳木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众多湖泊的第二位,周长约318千米,是中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

中国的第三大咸水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自从
罗布泊干涸后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据从事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原本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的西藏色林面积已达2391km²,较纳木措多出369km²,取代纳木成为仅次于青海湖的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湖面海拔高达4718米,高出第一大湖青海湖约1500米,最深处约120米以上,其周围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

地形

纳木湖是念青唐古拉山西北侧大型断陷洼地中发育的构造湖泊,属内流湖。其湖盆呈西南—东北走向,西侧宽、东侧窄。纳木湖的北面是高原丘陵,海拔约5000米~5500米,地势较平缓,其南面和东面是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谷地,海拔高度约4000米~4300米,自南向北逐渐增长,念青唐古拉山脉高约5500米~6000米以上,其主峰高达7000多米,形成了天然屏障,所以尽管纳木湖水面海拔高,但由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以东的阻隔而成为内流湖。

纳木湖中有3个较大的小岛,这些岛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故栖息的鸟类繁多,人鸟岛。西北部的朗多岛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其东西长2千米,海拔为4854米。

水文

纳木是世界最高的大湖,也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最大水深达120米以上,湖水矿化度大致为1.7克/升左右,水质微咸,不能饮用,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色林的第三大咸水湖。

纳木是一个封闭式湖泊,湖区降水很少,日照强烈,出水途径只有湖面蒸发,每年蒸发的水量为23.04亿立方米;入水途径有两部分,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一部分是流域内冰川的融水,另一部分是流域总面积土地上降雨所形成的径流。

据计算,进入湖泊的冰川融水为1.24亿立方米/年,降水径流为13.45亿立方米/年,按年降雨量410mm计算,直接降落到湖面上的水量为7.87亿立方米/年。以上两项合计年入湖水量约为22.56亿立方米。据以上数据计算,纳木每年的出、入水量基本平衡,湖泊的换水期为34.15年。

气候

纳木属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光、热、水资源充足,气压低,在当雄班戈测得的空气密度为0.73千克/立方米,年辐射总量约700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左右,年均日照率大于65%,雨、旱季节分明,每年6月~10月为雨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0毫米,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多风是纳木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气候的显著特点,对比当雄和班戈的资料,多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为:当雄73.8天,班戈85.5天。大风日主要集中在12月至翌年5月,该时期当雄的大风日占全年的79.4%,班戈占全年的71.7%;一日之中大风常常发生在下午和傍晚,纳木水面上风力尤为猛烈;纳木主导风向西南风

冰期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每年藏历元月十五日左右一天之内,整个湖面结冰封冻,到藏历四月十五左右,也在一天之内湖面大部分冰冻消失。纳木地处藏北高原,每年冰封期长达5个月(完全封冻时间近3个月)。湖体完全封冻后,冰面厚达2米以上,不但可行人走畜,而且可行驶汽车。

水系

纳木有罗打尔古藏布、查哈苏河等水注入。纳木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

自然资源

物种资源

植物资源

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苔藓火绒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严寒。

动物资源

湖滨平原绕湖四周,每到夏初时节,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子、旱獭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纳木地区野生动物区系属于青藏区羌塘高原亚区。本区有哺乳动物20余种。食肉类有蹄类兔形类啮齿类均为5~7种。有蹄类种最普遍的是藏野驴藏原、岩羊和盘羊,前两者多栖息于盆地与河谷,后两者多栖息于山地。啮齿类中优势种高原鼠兔,数量很多,特别是在沼泽草甸环境中数量更高;其次是旱獭、田鼠藏仓鼠

高山草原的食肉兽有狼、狐、猞猁、熊和,其中最常见的是,经常出没于鼠洞。雪豹是最能适应高山寒漠环境的食肉兽动物,在雪线附近仍有活动。纳木区域的食虫翼手目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很稀少。

分布在高山草原、寒漠区域内的鸟类,种类最普遍,数量最多的是背地棕颈雪雀背雪雀腰雪雀褐翅雪雀藏雪鸡西藏毛腿沙鸡等几种鸟类。其中冬季藏雪鸡向藏南方向迁徙转移,西藏毛沙鸡则迁至4000米以下,它们经常出没于旱獭和鼠兔的弃洞,以躲避敌害和不良天气或利用为巢穴,这种“鸟鼠同穴”现象,在高原上十分普遍

纳木湖区水禽很多,其中最普遍且数量占优势的是留居鸟,主要有棕头鸥斑头雁麻鸭燕鸥。在高海拔山地,鸟类一般稀少,但能生活于此的种类,均有高度的适应能力黑颈鹤是纳木沼泽地惟一的类,在高原腹心和北部繁殖,在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及其南部喜马拉雅南麓、滇西北横断山区贵州高原西北草海一带越冬。西藏雪鸡可作为高原的代表,常在高山草甸灌丛带栖息,浅灰的毛色岩块相似,不易发现,以高山植物嫩叶和花为食,并能在冰川和永久积雪带附近活动,冬季不作垂直迁徙,对严寒无所畏惧,在积雪山地随岩羊、盘羊踩开的地方觅食。红嘴山鸦黄嘴山鸦胡兀鹫岩鸽雪鸽等均为高山常见鸟类,可在高山岩隙中营巢。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在该区域内分布比较稀少,种类非常有限湖中,产细鳞鱼无鳞鱼。湖中鱼类主要是鲤科裂腹鱼。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千克,大的可长到七八千克甚至几十千克。这些鱼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的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


矿产资源

纳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储藏量都很大。除此之外还有砂金、锡、铭铁、油页岩、玉石、云母、紫水晶

水资源

1971~2004年期间,湖面面积从1920km²增加到2015.38km²;湖泊水量从783.23×108立方米增加到863.77×108立方米,湖面降水与陆面降水产生的径流补给分别占湖泊总补给量的63%和61.91%,而冰川融水补给仅占总补给量的8.55%和11.48%。

湿地资源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拥有依存于高原湖泊的多种典型湿地生态类型,包括湖边沼泽、河口、湖岸浅水区、湖岸湿草甸、岩石湖岸、沙质湖岸、砂石质小岛和湖等等,发育了完整的高原湿地群落。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养育了一大批依赖于湿地生存的物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的青藏高原特有种。虽然这里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不多,但是部分物种的数量相当大,如雁鸭类等。

清洁能源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日照充足。据气象资料,纳木地区每年的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多风是纳木流域的显著特点,区域内8级以上大风日每年超过80天,因此纳木风能资源亦相当丰富

科研价值

中科院纳木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在海拔4730米的纳木湖边,是中国国内海拔最高的长期有科研人员值守的野外观测站。纳木站通过对大气、冰川、积雪、湖泊、生态等方面的长期观测,为西藏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和综合评价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

实时观测通往纳木景区的道路情况,拉萨市在那根拉山顶建一个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还包括在拉萨到机场高速公路才纳乡和拉萨至林芝米拉山口两处建交通气自动观测站。

2013年建22个气象站,拉萨共有26个自动气象站,其中包括4个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拉萨市内有9个气象站,8个为城市热岛效应观测站。

纳木流域因涵盖冰川、高山冻土、季节积雪、湖泊、高寒草原(草甸)、湿地等多种自然介质,成为开展环境监测的理想场所,为研究该区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

人文历史

宗教圣地

纳木蒙古语称“腾格里诺尔”(或“腾格里海”),藏语全称为“纳木普摩”,意为富裕天湖(或天湖、灵湖或神湖),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

历史文献上记载,纳木措湖像蓝天降到地面,故称“天湖”。而湖滨牧民说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称“天湖”。藏语中,“措”是“湖”的意思。当地藏族人民叫它“腾格里海”,意思是“天湖”。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

纳木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苯教的经典中记载:“纳木有七十二个圣地”。后来纳木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伸入湖心的扎西多半岛上的西寺。香火旺盛。每当藏历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来朝圣

纳木还是预卜凶吉祸福的圣湖,据说如果是“命大”之人登上湖边的山丘,即可见到湖中的灵异现象,因此,过去这里常成为藏传佛教进行圆光卜的场所。每逢夏天,有不少喇嘛前往朝圣,以湖中显现的灵异景象来预卜未来。12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的时候,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这一活动在每年4月15日达到高潮。纳木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纳木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教徒们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湖,纳木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神话传说

念青唐古拉传说

相传“纳木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影响力,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

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苯教或藏传佛教的万神殿中,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

保吉山传说

在纳木北岸约30公里处有一座山叫保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遥遥相望。当年威严峻拔的保吉山常与念青唐古拉山的爱妻——纳木窃窃私语、缠缠绵绵,他们生下一个儿子——唐拉杰。保吉山和纳木为了不让念青唐古拉山发现唐拉扎杰,把唐拉杰藏在保吉山以西约6公里处的大坝。奇怪的是,纳木以北地区无论从什么角度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山的尊容,可就是站在唐拉札杰山看不到念青唐古拉山。

尽管唐拉札杰没有被念青唐古拉看到,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次它们正在幽会时念青唐古拉发现了自己的妻子与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长刀砍断了它的双腿,保吉山从此再也无法站立了。

传统节日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到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达赖阿旺·罗桑嘉和五班禅罗桑意希,赐给金册金印,从此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巩固。这时雪顿节开始演出藏戏。达赖喇嘛从布达拉官移居罗布林卡,雪顿节时藏戏班子来到罗布林卡演唱。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对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欲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当晚霞染红天际时,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林卡。

文艺作品


歌曲
诗歌
参考资料
云丹久美《纳木措》
《纳木措》
[20]


周边景点

纳木生态旅游景区内主要景点有:迎宾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恶洞、扎西寺等。

迎宾石:也称为是纳木的门神。相传纳木是一位女神,她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所以当商贩外出做生意时,必先来到此地祈求门神,在得到门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纳木,以保生意兴隆合掌石:也称为父母石及相传它是父亲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亲纳木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此掌为传宁玛教派创始人莲花生丈师修行时合掌祈福万物的显像

善恶洞:藏传佛教认为人无论做善事或恶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钻善恶洞一样,无论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从此洞中过,反之就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善恶洞只是佛祖给世人敲的警钟而已

扎西寺:纳木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还建有4座寺庙,象征佛教上所说的、怒、权、势: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据传纳木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

湖中五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他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岛居五个半岛之冠。

获得荣誉

纳木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纳木同时也是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旅游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旅游指南

最佳旅游时间

7-9月是纳木最佳季节。但因这个季节雨水较多,路况很差

住宿

许多旅行者都会结伴到湖上过一夜,可以看看清晨和黄昏的纳木。有土屋可供住宿,顶多能住九人;也可住在当地雄兵站、藏人定居的土围子。还有些旅行者希望步行到纳木。由于高海拔,旅途辛苦,要带上足够的补给和帐篷、睡袋等装备。扎西半岛不通电,几间房屋可供住宿,但没有自来水,晚上刚刚天黑的时候可能会发一会儿电。所有的房间加在一起最多能住四十几个人。如果租不到房,就只能在露天搭帐篷了,旅行旺季最好赶早到达扎西半岛,并尽早租好房间。

饮食

当地代表性美食是藏家酸奶。纳木是个咸水湖,但水不是特别咸,烧或过滤后可以喝。

转湖提醒

1.转湖一圈,沿湖岸线280公里左右,沿简易公路线320公里左右。全程徒步,根据体力情况7至10天。

开车转湖对车辆越野性能要求很高,沿湖道路很多,要有当地熟悉路况的人带路方可,需时1至2天。

2.徒步转湖一定先在拉萨做好高原适应,因为纳木在海拔将近5000米的地方,户外装备一定做好充分准备,尤其做好防雨的工作。体力好的大约转湖一周需要8-10天,体力不好的要做好徒步15天左右的安排。

3.纳木为咸水湖,转湖途中补给很差,包括水等各种物资,需准备充分,背东西的牦牛、马需提前在班戈县预定准备。

4.路线:从拉萨出发到纳木扎西半岛住下,然后转扎西岛药王山(扎西岛一定要转单数,藏民的风俗是转扎西岛13圈,然后在药王山转自己的年龄,自己多少岁就转多少圈,方向是顺时针)。

旅游路线

纳木在拉萨往北190千米处。坐车的第一站是距拉萨162千米的当雄县,然后到湖区还要40千米,而且要经过海拔5150米的纳根山口。即便是在最温暖的季节,纳根山口风也很大,且温度很低。上山的道路不算很好走,在雨季会形成沼泽

游纳木一定要到达扎西半岛,只到纳根山下的湖边会影响行程。扎西半岛下面就是纳木优美的弧形湖岸线,早晚的时候异常美丽。

纳木拉萨当雄县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到纳木有南、北两条路线,从青海方向去要远一些,须从那曲镇向西行驶230公里,方能抵达湖的北岸,从拉萨方向去要近一些,拉萨到当雄174公里,从县城边上向北拐入一条土路,很快便接近念青唐古拉山了。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往高处爬行,到山顶只须走40多公里。这段路严冬雪后路滑,夏季又泥泞不堪,惟有在春秋季节比较好走。到了纳根山口,向西已经可以遥望到闪闪发亮的湖面了

下山有一条平坦的土路,沿着这条路是通向北面的纳木乡政府的。下山后,可以隐约发现有一条径直向西的土路,起初离湖是越来越远,但很快,那蓝色的湖就出现了。


阅读1
分享
写评论...